5.12护士节|感谢你们,用生命守护生命!
信息来源:本站;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5-13 10:48:21 ;   浏览次数:387

有一种忙碌叫“儿科医护”,有一个称谓叫“天使妈妈”,有一种温暖叫付出和奉献,有一种坚守是责任与担当。因为有你们,危重患儿看到了新生的希望;因为有你们,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恢复了健康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致敬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,感谢你们,用生命守护生命!

图片1.png1.png

图片1.png2.png

曹萍(护士长):尽自己所能,给予患儿最多关爱与照顾 

图片1.png3.png


第一次见“小果冻”(化名),8个月的他躺在ICU宽大的病床上,小小的身躯显得更加羸弱。由于肠套叠术后做了造口,他的病情很重,没有力气哭闹,只有两只眼睛无精打采的看了看我。瞬间,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怜爱。之后,不断有他的消息传来,听说他因为肠道血运不能恢复,再次手术,切掉了几乎全部的小肠和结肠,再后来,他病情稳定转回了病房,我与他的故事继续了下来。因为他伤口裂开感染,又与造口距离很近,需要每天换药,我与他的接触更多了。每天换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需要清创,持续时间很长,清除腐肉很疼,这个过程每天要持续1个多小时,果冻会大声哭闹,但是换药结束后马上会对我笑。看着你眼含泪水,却不忘挤出笑容看向阿姨的时候,真的是一种心疼与心酸,更觉是一种责任,尽自己所能都要给予你最多关爱与照顾。

“每天护士长来到小果冻的身边,帮他查看、处理伤口。换药的过程孩子撕心裂肺的大哭,每当这个时候,护士长一边哄孩子说着话,一边精细的处理着伤口,”主管护师葛秀萍讲述到。经过三个多月的换药,果冻的伤口好了,造口也正常了。爸爸妈妈就可以给处理造口了。虽然还在住院,每天都在输静脉高营养,但是他的体重增加了,身体长高了,仍然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宝宝,看见大家还是会咯咯笑。孩子的笑脸是给了我最大的温暖和感动,也是我们负重前行的最大动力!

小果冻是一个坚强的孩子,父母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。虽然换药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默默掉眼泪,但是从来没有一句怨言,即便知道孩子预后不好,也是选择坚强面对,期待奇迹出现。感恩他的父母,在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他,也没有为难我们,让我们放手去做我们能做的事情,希望他以后能平安顺遂度过一生。        

张小兰(护师):理解家长的心情,也请你相信我会做好

图片1.png4.png

5月2日的00:00—08:00我上夜班,01:30时13床的PICC管堵了,不通畅了,我慢慢地仔细观察,发现PICC出口处断了,输液漏液体,我从这断口的上面裁掉管道,重新给他安装PICC管道,仍阻塞不通,我让同事王永芳又重新安装了一遍,结果仍不通,判断出PICC阻塞了,必须立马用尿激酶溶解,于是,我就用尿激酶溶解PICC,这个需要15-20分钟抽吸溶解一次,尽管我耐心地做了家长思想工作,并每隔15分钟就会过去,但孩子爸爸非常焦虑并不放心,怕我忘了时间,一过15分钟就来叫我。“理解家长的心情,也请你相信我会做好,闹钟调好的、时间也不会忘,你不用来叫我了,好好休息。”之后,我都会按时过去抽吸溶解一次,他爸没再过来叫我了,也放心我了……当晚前夜,顶着头疼、输着液继续上班,还给13床扎了个留置针输液,“你辛苦了,昨晚辛苦你一晚上了……”当听到孩子爸爸这句话,所有的累都值了,心里很欣慰。

与成人护理相比,儿科护理工作更为细致、技术难度高,也更加辛苦,需要有责任心、爱心、耐心,更要有审慎态度。在临床护理中,儿童的病情变化快,容易被其他病情掩盖,患儿易哭闹,家长更焦虑。这时需要我们儿科护理工作者更要有强大的责任心、细心,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,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紧急情况,同时还要安慰患儿家属,耐心地解释相关情况……其实患儿和家属也都不容易,相互理解就好,我会认真地干好自己平凡的工作,以后我也还是会以一颗强大的责任心、爱心干好自己的工作。

黎文英(护师):愿我们护理十年,归来仍是少年    

图片1.png5.png

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天际,病区走廊孩子的哭啼打破了寂静,夜班护士有条不紊地开始了静脉采血、肠道准备、术前准备、交接班……家长不舍的按着孩子,嘴里念叨着“护士,少抽一点血,我娃都没吃”,护士耐心的解释道“我们抽够就可以了,太少不够化验,娃还得受一次罪”~静脉穿刺时,家属抱着孩子“护士,我娃血管不好打,你可看好一针扎上啊”,我们答复着“我们和你们是一样的心情,都想给娃一针扎上,你扶好孩子的胳膊”孩子的哭声淹没了我们的对话~呼叫器此起彼伏的响起“10床呼叫、19床呼叫、35床呼叫……”家属站在护士站喊道“护士,我们药完了,赶紧~”“护士,我娃针不滴了,回血了,快快快~”    

我们在日复一日相似却又不同的日常护理工作中,琐碎中透着细腻,忙碌中藏着严谨,偶尔家属的不理解也许让我们迷茫,但孩子如花的笑靥让我们重拾初心,白衣执甲,踏上战场。愿我们护理十年,归来仍是少年。

高洋(护师):走过火热的青春,这种热爱未曾改变

图片1.png6.png

她是一个平凡的护理工作者,我们亲切的称她为“孟一针”。都说儿科的针都不好扎,还记得我才来儿外的前几年,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因腹泻脱水来住院,我为该患者扎针时没有一次成功,孩子家长抱起孩子破口大骂,说我们不会扎针,拿她的孩子做实验,还说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……正在为其他患者做治疗的孟一针听到孩子父母的辱骂声,匆忙赶来,看到我含泪的双眼,向孩子的父母做解释工作,请求她们能理解和支持。说了好长时间,他们还是不太相信的对孟一针说:“那你能一次成功吗如果不能我们就不输液了,药也不要了,我们办出院。”孟一针无奈的说:“我真的没法保证一针成功,但我会尽力的!”之后孟一针顶着巨大的压力最终穿刺成功了。此时,患儿的家属感到不好意思了,说话也客气很多。在该患儿输液的过程中,孟一针经常巡视,帮忙家长哄逗患儿,使患儿少一些哭闹,在安静的环境中使他们理解治疗,并进一步地向他们做解释工作。在为患儿拔针的时候,家长真诚对孟一针说:“我不该骂那个护士,以后我会积极配合并支持你们工作的”。

我们科不止有“孟一针”,还有许多个像“孟一针”一样的“高一针、郝一针、闫一针…”从事着最平凡琐碎而繁忙的工作,不怕脏、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惧感染的风险,呵护健康、挽就生命。我们做的是平凡的事,却能从中体现自我的价值。交班、接班、白班、黑夜,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,她们走过了火热的青春年华,但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未曾改变;在病床边,她丈量着无数个漫漫长夜;在患者家属的期待和焦怨声中,她们把耐心、细心、和爱心奉献给了一个个身患疾苦的病人…

吉祥(护师):从未中断的抗疫,再苦再累再危险都值 

图片1.png7.png 

图片2.png


2021年12月27日晚,我跟随交大二院省医疗二队正式出发入住闭环管理酒店。28日晚9点,我正式进入新冠八病区,此时病区病人已经收满,这其中有小到4岁的孩子,大到70岁的老奶奶,病区目前都属于轻型患者,工作基本进入正规。在病房,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独自一人,没有父母的陪伴,只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。有一天无意间发现小女孩在埋头写着什么,小女孩告诉我她很想妈妈,她在写日记。接过小本,一页页还注释着拼音的日记全都是小女孩每天对妈妈的思念,小女孩日记里写到:妈妈,今天天气很好,我有一些开心又有一些不开心,开心的是我可以放飞自我。不开心的是我害怕你很长时间没有揍我给憋坏了!我可只有你一个妈妈呀……这一刻不知是面屏起雾了还是眼角的泪水,我的视线模糊了。至此以后,倾听小姑娘成为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“固定工作”。此时此刻心里只有一个想法,为了让大家早日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,再苦再累再危险都值。

“来,小朋友,哥哥送你一个玩具,希望你健康快乐的长大。”12月31日晚,为了让病区的小朋友们过上一个“特别”有意义的新年,我们特意准备并送上了新年礼物。隔离再决绝也挡不住爱的传递,“新冠”再可怕也盖不住人们必胜的决心。2022年1月4日,是我进入新冠病房工作的第7天,从穿防护服到进入病区接班结束,用了将近2小时,还没开始干活护目镜已经布满雾气,眼前一片朦胧。现实要比想象中艰难的多,但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处理医嘱,测体温,量血压,抽血气,环境消毒,垃圾整理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。

因疫情防控需要我被转运到隔离酒店开始了为期 14 天的集中隔离。这段时间我虽然不能在病房里同队员们一起战斗,但我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最前线。看着一天天出院的患者和减少的确诊数字,也算是此次战“疫”中最美好的画面了!        

图片1.png9.png

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病房里,医护人员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,每天都在发生着,尽管是不同的患儿,但这种医患之间的温暖、感动从未停止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