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目前,先天肺发育畸形的发病原因并不清楚。流行病学数据并没有显示先天肺发育畸形与遗传易感性、母体因素、种族或性别之间的联系。人类支气管-肺发育从妊娠期第4周开始,分为6个阶段,最终肺脏可发育为具备两套独立分支(即血管树和气管树)的器官。受多种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的调节因子和间叶(血管)-上皮组织间相互作用的调控。在胚胎期特定时间和空间节点的异常而导致的发育畸形。但是具体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,我们团队就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,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,和国际上著名的研究机构合作,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先性肺囊性病变多数在孕20周左右发现,许多医疗机构建议引产。我们的意见是要根据病变的大小,部位以及CVR值等因素综合评估。多数情况下,不会影响胎儿进一步发育,而且在出生后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,基本上和正常儿童一样。只有极个别的病例,由于病灶太多,或者部位特殊,产生了严重的胎儿水肿,对孩子的发育产生了严重的致命性的后果,不建议保留。
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,大概分两种情况,一种是有临床症状,如吸困难、间断咳嗽、咳痰、喘息等肺部感染症状,哭闹或活动时出现缺氧等,国内为的专家意见基本一致,均需要手术治疗;另一种情况是无症状的先天性肺囊性疾病,是否需要手术治疗,国内外学者仍存在争议,有些学者不建议手术治疗,其理由是1. 手术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;1.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如果不做手术,发生感染的概率,国内外尚无精确的数据;2. 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,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。的先天性肺囊性病变均需要手术治疗。但多数学者建议手术治疗,理由如下2. 病灶有感染的可能,而且感染发生率会逐年增加;3. 病灶有恶变的可能;4. 一旦发生感染或恶变,手术的难度和风险,会大大增加;5. 手术后有利于正常肺组织的代偿性生长;6. 如不做手术,需要经常复查CT,接受大剂量的X线辐射,也有一定的风险。7. 目前治疗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手术的安全性···
国内外的专家关于没有症状的孩子手术年龄尚无统一的意见,我们团队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,现在建议3-6月手术最佳,理由如下: 1)3-6月的孩子多数没有肺部感染史,胸腔没有粘连,手术就会相对简单,手术时间就会缩短,术后并发症就会降低。 2)3-6月的孩子气管柔韧性好,直径相对较细,容易处理,不需要用钛钉等特殊材料,漏气等并发症明显降低。过去这种并发症发生率约5%,但是3-6月的病人,目前还没有这种并发症发生。 3)3-6月的孩子多数还比较“傻”,手术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比较小。 4)3-6月的孩子的肺脏发育速度明显快于6月以后的孩子,所以这个年龄阶段做手术,有利于术后健康的肺组织的快速发育,代偿切除的肺组织。 5)3-6月孩子术后护理相对容易,6月以后的孩子术后容易哭闹,术后不容易配合家长和医护人员,护理难度稍大。 6)3-6月的孩子,已经能够满足做微创手术的要求。
3D肺成像技术能够精准的辨别患者的解剖结构,肺结节大小、形状、位置以及与支气管、静脉及动脉的关系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,使术前病灶精准定位,术前可以模拟手术过程,评价手术效果,术中能够精准切除病灶,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,手术时间明显缩短,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,而且不用特殊缝合材料,手术费用大大降低。
1)所谓的微创,针对这个病来说,一般是指胸腔镜技术,与以往的传统开胸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,传统的开胸,要切大约5-8cm的切口,要切断胸壁所有的肌肉,而胸腔镜技术就是在胸壁开三个小口,医生通过摄像头完成手术; 2)但是胸腔镜技术有两种情况,一种就是胸腔镜辅助的技术,胸腔镜只是辅助,就是切两个0.5-1.0cm, 一个大约3-5cm的切口,手术过程胸腔不用充气,这种技术相对难度较低,技术含量不是很高,对麻醉医生要求也低,一般的手术器械就可以,创伤介于开胸和全胸腔镜技术之间,国内多数医院采用这种技术,包括一些国内非常知名的医院; 3)另外一种就是全胸腔镜技术,就是切三个0.5cm大小的切口,手术过程胸腔要充少量的气体,这种技术难度较大,技术要求高,对麻醉医生的要求也高,要用非常特殊的手术器械,才是真正的微创技术,国内只有少数医院采用这种技术,我们医院就是这种技术。 4)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低,孩子痛苦明显减轻,住院时间明显缩短,没有明显的伤口; 5)胸腔镜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病人,个别病人有可能手术过程中中转开胸。
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18-2020 爱的供养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陕ICP备20007290号-1